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省际政要个性特征、施政理念的系统比较,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省际政要的基本个性特征, 这些特征对其施政理念的形成和施政方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年轻化来看,31 省(区、市)政府“一把手”的平均年龄为56.8 岁,而31 省(区、市)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为59.8 岁,25 个国务院组成部门“一把手”的平均年龄为60.8 岁。年轻化的官员接受新事务的能力更强, 更有精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能够主动根据时代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调整施政理念, 自觉摒弃不符合时代潮流和民众需求的不科学理念。从知识化来看,31 省(区、市)政府“一把手”中有博士学位的4 人, 最高学历为研究生学历的有27人,占87.1%。其中,11 人有经济学学科背景、5人有管理学学科背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业知识的积累便于其在决策时作出更科学的判断,有助于其形成合理化的施政理念。从专业化来看,11 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 人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 人为博士生导师。与以往相比,在专业技术职称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专业技术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尺, 只有自身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带领好一个班子,才能保证各项施政方略落到实处。
第二,工作经历对省际政要的施政个性、施政理念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有经济工作经历的省际政要,特别是曾经在企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省际政要,更能敏锐地捕捉信息,把握发展机遇,敢于迎接风险和挑战。担任过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小鹏提出了“只争朝夕、先行先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取得新突破”,而担任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苏树林提出了“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克服安于现状的自满心态,敢为人先,敢于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在先行先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勇于克服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势, 开动脑筋, 大胆突破,以更加富有创造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从这些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其经济工作经历对其施政理念的深刻影响。二是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省际政要更了解民间疾苦,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施政时更倾向于出台一些解决民众现实难题的政策, 在施政理念上更强调以民为本, 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标尺。三是有多地任职经历的省际政要眼界更开阔, 善于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欠发达地区所用。四是有中央部门工作经历的省际政要对上争取政策和资源的能力更强, 可以更好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施政理念对政府的治理方式、手段、措施,起着导引作用,省际政要的施政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施政的方向、重点、着力点,乃至施政的具体措施。施政理念本质上是一种意识, 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是省际政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基本观点和价值取向,具有概括性、客观性、间接性、逻辑性、深刻性。除此之外,省际政要的施政理念还是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一方面, 在一定时间内,施政理念是固定的,这也有助于指导施政实践活动,否则就会无所适从,但这并不意味着施政理念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会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更。另一方面,施政理念由多个理念组成,在多个理念中,部分理念是固定不变的,部分理念是变化的。譬如,执政为民的理念是省际政要长期坚持的理念, 而科学发展是后来才出现的理念。
第四,省际政要的施政理念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四个方面:深化改革、务实肯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严格意义上来讲,省际政要施政理念的共同之处还有很多, 如服务型政府理念、效能政府理念、责任政府理念、和谐理念,等等。服务型政府理念是指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为民众和企业服务的能力,搭建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效能政府理念是指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效益,防止出现拖沓、互相推诿、不注重效果等问题。责任政府理念是指政府在行使相应职能的过程中,要就自己的行为对人民负责;政府行为不当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从而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和谐理念是指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这些理念同样是省际政要必须坚持的理念。除此之外,部分省(区、市)政府“一把手”侧重于某一方面,提出了有差异性的施政理念,主要体现在增强意识、先行先试、科学民主决策、调查学习等方面。
参考文献
[1][3]王佳宁:《看省际政要如何张扬施政个性》,《重庆社会科学》2013 年第7 期扉页
[2]罗重谱:《公民参与困境与化解策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2 期,第59~63 页
[4]《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 年3 月3 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