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把部队作风建设引向深入(3)

不断把部队作风建设引向深入(3)

健全制度机制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制度具有根本性、规范性、稳定性、导向性。完善的制度机制,是加强部队作风建设的基本遵循。制度机制问题不解决,作风方面的问题也很难解决。因此,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取得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又要取得制度成果,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持续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注重制度的体系化。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上升到制度层面,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废止过时制度,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用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要把制度的“笼子”做精细、编牢固,“篾条”都用“钢”来做,“篾条”与“篾条”之间要卡紧,压缩自由裁量的空间,减少自由发挥的选项,使作风建设的“软指标”变成“硬尺度”,既能防“苍蝇”,又能关“老虎”,有效抵御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好的制度还要靠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制度规定钉是钉、铆是铆,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要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在制度执行上,要贯彻“求实务实落实”的要求,防止制度执行起来“变软”“变味”“变松”,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各种行为,严格问责动真格,通过组织和纪律手段确保作风建设制度落到实处。

发挥制度的导向性。“法严则人思善,法弛则物生恶”。只有把制度学习好、理解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转变作风进程中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关键在上层、在领导。在落实作风建设制度上,上级有决心,下级才有信心;领导作了榜样,普通党员才会跟上。领导干部在转变作风中承担着更多责任,要从我做起,做好表率,当好示范,切实形成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