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解决体制缺陷 (2)

吴敬琏: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解决体制缺陷 (2)

旧型城镇化异化为

房地产开发和争建大城市

旧型城镇化有什么特点呢?就是土地的城镇化优先于人口的城镇化。城市建成的城区面积比城市人口的增长要高好几倍。中国城市的市中心的容积率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城市人口的人均占地面积却比发达国家多得多,我们的土地不多,但我们城市中人均占地面积要比人家多得多。旧型城镇化不是产生新思想和新创意,而变成了开发房地产。

第二就是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我们的城市专业化程度很低,只要扩大规模就可以,同质化很严重。

2007年,长期关注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农·亨德森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度落后于很多国家,城市居民的数量甚至都比跟中国处于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要低。

但是他发现一个很特别的情况,一方面国内的小城市发展偏枯(编者注:即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国内存在很多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规模城市,而这样的大城市运作效率很低,比如北京。

摊大饼式发展的结果把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还有政府都放在(城市)里面。制造业里的工人被称作农民工,农民工是没有被城镇化的,他也不是市民。我们官方的统计数据说中国城镇化率为52%,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城镇化的,就是实际上只是做一些简单再加工的工作。如果把这部分刨除之后,我们的城镇化率只有35%。

这造成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第二个问题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筑,威胁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建成后的城市运作效率很低。城市提高经济效率的好处没有充分发挥,但是负面效应却充分显露了: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运营成本高昂。北京就是一个典型,每个人的生活半径都很长,每天几百万人进来一次,出去一次。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