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我国电视购物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当今电视购物存在虚假宣传、牟取暴利、质量和服务、行业自律以及监管等五大方面的问题。拔高宣传、以次充好、难以保证的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的不健全,行业进入门槛低以及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再加上行业标准付之阙如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仅给电视购物行业造成不易治愈的“内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这就降低了电视购物的公信力,不利于电视购物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电视购物凭借短期赢利最大化、营销扁平化、市场热销快速化等“短平快”优势,在给厂商带来巨额利润、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发展“瓶颈”也日益显露。明确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自律,加大监管力度,迫在眉睫。
从政府市场监管角度看,“电视购物”也是存在大量监管漏洞和空白的市场领域。这集中体现在,一方面,“电视购物”领域的相关监管制度,尤其国家法律层面的监管制度依据,长期以来十分匮乏。
另一方面,从政府行政监管体制来看,与此前人们熟悉的“食品安全监管”类似,“电视购物”同样也存在“多头监管”的痼疾。如从“电视”角度,“电视购物”属广电局管;而从“购物广告”上看,它又属工商局管。如果再考虑“电视购物”的跨地区、跨地域特征,其中涉及的行政监管势必又会涉及更为错综复杂的地区间监管协作问题。而在这种“谁都可以管”的行政监管体制下,最终结果势必是,“谁也没管好”甚至“谁都不愿管”。
因此,要想有效根治“电视购物”乱象,首先,电视购物行业需要重塑诚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公平竞争,依法经营,保持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其次,出台行业标准,加大监管力度。行业营销、商务系统、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亟须出台。此外,政府部门须明确监管职责,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对无序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要加强监管和惩戒力度,提高违规企业的成本和代价。最后,构建社会各方面的立体监督和维权网络,尤其新闻媒体要靠上去,对电视购物乱象进行曝光,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电视购物的发展前景远大,其蕴藏的经济效益亦不可小觑。只有出台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重塑电视购物的信用体系,才能迎来电视购物的春天。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