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召开一年间:改善民生 群众向往就是执政追求(4)

十八大召开一年间:改善民生 群众向往就是执政追求(4)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前7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8.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2.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民生保障资金未曾下滑,拨付速度还进一步加快。

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57万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5%,比上年决算数增长9.6%。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地方专款39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6%。到7月底,中央财政2013年城乡低保、就业、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资金全部下达。全国平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352元、每人每年2264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2%和18.7%。“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

一个个不断攀升的财政数字,成为百姓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更多受益的有力保障。

顺应百姓期待,开启民生改革新征程

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来不会一成不变,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和诉求。回首这些年,民生改善硕果累累,但民生领域也矛盾重重。“钱袋子”鼓起来了,“被增长”、“被平均”的抱怨却多起来,人们期待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米袋子越来越充实、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却多起来,人们期待既要“吃啥有啥”还要“吃啥放心啥”……

不断顺应新期待,关键是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踏上“破冰”之旅。

收入分配如何更加合理有序?2013年2月,酝酿已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

“提低、扩中、控高”——改革方案直面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突出矛盾,以一系列操作性极强的政策措施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能如期实现。今年前三季度,扣除物价涨幅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9.6%。“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不仅跑赢了CPI,而且开始跑赢GDP,这是一个好势头。”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