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表示,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把政府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那种没有连带责任的路子不能再走下去了;离任要审计,终身要追责,不能让有些人不顾条件、为了出政绩搞一屁股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官一路升上去。
“《通知》传递出的导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不再单纯以GDP增长为决定性指标选拔干部。”山东潍坊峡山区党工委书记马清民说,“而那些自觉坚持和领导科学发展、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才能被重用、受提拔。”
“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
“有了正确的‘指挥棒’,就能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工作重心转向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上来,转到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说。
发展不能“等靠要”,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
在很多领导干部心中,GDP“情结”并非立刻就能淡化。民生事业、社会建设、文化发展无一不需要财力的支撑,不重点考核GDP增长率,干部怎样带动人民群众求发展?
中组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通知》文件稿起草过程中,也有地方提出了担忧:考核不强调GDP,会不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在发展中出现消极情绪?
此外,据统计,全国2787个县中,明确不考核GDP的县有1100多个,其中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此次下发的《通知》明确指出,对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
山东莒县就属于限制开发的区域。县委书记刘守亮认为,一方面,中央和省里要有一些补偿资金或者转移支付资金加以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干部就可以“等靠要”。
“我们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发展旅游、服务行业等方面的大文章。”刘守亮说。
中组部负责人表示,强调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了,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我们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一定是要有的,需要防止的是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在增长率上进行攀比,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因此,对干部来说,不是没有发展的压力了,而是压力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由以往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研究员赵昌文撰文指出,“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不能被误读为废除GDP考核。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