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彪:正本清源杜绝“打招呼”

郎彪:正本清源杜绝“打招呼”

201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刊载仲祖文《不准为干部提拔“打招呼”,杜绝官场“潜规则”》。读了深受启发,可以说,“打招呼”这种“潜规则”破环了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秩序,践踏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危害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打招呼”之所以成为“潜规则”,主要是“打招呼” 者存在以下认识误区:一是认为选人导向就是“人情导向”,能提拔的干部都是有背景、有关系的干部,于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不遗余力“打招呼”;二是认为选人用人公权掌握在个别人手中,只要他们“买帐”,不管关照的对象德能上有多大的缺陷,都可以照样提拔;三是认为干部考核任用的系列程序都是走过场,存在“内定”和“暗箱操作”,用“打招呼”方式“试探”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原则性。

“打招呼”是不良的风气,杜绝“打招呼”应正本清源,抓标治本。抓标,就是要加大《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干部选拔任用条例》、“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宣传力度,把所谓的“潜规则”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整治“打招呼”的强大声势,教育一批人、震慑一批人、打击一批人,使选人用人环境得到净化。

治本,就是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探索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干部“育、用、管”一体化体制机制。一是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把干部放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磨砺,放在基层和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锻造,最大限度盘活干部资源。二是要立足实际选配发展型班子、发展型干部,在干部工作中扩大测评权重,把干部任用交给群众监督、把干部业绩交给群众评判,以最广泛的民主选出“好干部”,为加速发展凝聚正能量。三是要加强干部管理,建立健全审计、谈心谈话、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民主生活会、诫勉函询、述职述廉等制度,警示干部如履薄冰,督促干部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使“好干部”引领发展的中坚力量。

杜绝干部提拔“打招呼”,要强化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教育引导。要注重理论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用组工文化熏陶、鼓舞、鞭策组工干部,紧扣“公道正派”这个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既做到自身公道,又要善于主持公道,从而在思想领域筑成一道“防腐墙”。二是要建立一套刚性的自我约束制度。要认真落实“十严禁”等规定,杜绝封官许愿、杜绝跑风漏气,掐掉“打招呼”的总阀门。

总之,杜绝“打招呼”是一场攻坚战,要有敢打的决心、能打的能力、善打的智慧,只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打招呼”就会无形可遁,就一定能坚守住纯净的选人用人环境。

(作者系贵州省德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