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政策定力 打开改革新局(2)

保持政策定力 打开改革新局(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辩证统一的关系,稳为改提供必要的环境,改为稳提供根本基础,二者在动态中互为条件,关键要在复杂变化中把握好度,使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变化,不断巩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稳”字当头,体现了保持政策连续性。在延续2012年以来“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基础上,把短期年度调控和处理不确定因素与复杂情况的中长期追求有机衔接。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第一、二季度出现下行,第三季度、四季度有所上行,全年完成7.5%的增长目标已成定局。但是下一年度,可能还会存在不确定因素,给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强调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保持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表示,改革应该先易后难,把容易做的、最紧迫的改革先提出来,比如营改增,为民间资本打开一定的金融领域等等。而有的改革,虽然收益大,但成本也大,可能一时难以承担,可以慢慢来。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贾康认为,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具有更多结构方面的调控功能和追求,另外,在加强政策的针对性上,财政要更多注重对总量影响和对结构影响的优化结合。在加强政策有效性上,还应注重机制创新,比如怎样以公司合作伙伴关系(PPP)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使之进入保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产生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资金使用上,可以引入竞争性配置方式,以利于提高绩效。

会议提出,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张立群认为,消费联系着就业和基本民生,稳消费与保民生紧密相连,因此稳定消费增长是基础性的。投资是内需中变化弹性最大的需求,稳定内需增长,以及针对外需变化提高内需增长水平,关键的调节因素还在投资。出口与对外开放紧密相关,稳定和扩大出口,对于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参与国际分工,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意义重大,因此对总需求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会议提出,要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剧锦文表示,目前中国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很少,从城市化进程来看,这样会带来能源、土地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挖掘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点,达到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非常清晰,农业区、高科技区、工业区各有分工,中国将来也会朝这个方向逐步发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