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自觉掌握好看家本领(2)

领导干部要自觉掌握好看家本领(2)

学哲学、用哲学,贵在虚实结合、学用相长。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中国,国内外环境空前复杂,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深化改革要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离不开理论思维能力的有力支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各种风险和困难“思虑熟”,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得事理”,才能找到攻坚克难之法,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必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党的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等各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突出体现了我们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治国理政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存在,包括基本国情、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决定了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正是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眼于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可以说,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问题的深度理解、释疑解惑中形成与发展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注重“问题导向”,直面“中国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正在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知行合一”。抓落实的力度,取决于认识的高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审时度势,见微知著,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感,提高抓好改革落实的自觉性。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社会存在是在不断变化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必须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改革,说到底是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的解放,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更好地解决变动中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启迪我们,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永远不能从本本和教条出发,永远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制度。“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现实之河潮落潮起,改革解决了旧的问题,改革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矛盾。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必须倾听时代的声音,未雨绸缪磨砺改革之剑,通过不断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是本着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稳不是瞻前顾后、畏葸不前,而是通过调查研究周密制定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掌好改革的“方向盘”。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处理好改革的各种辩证关系,才能统筹好各方利益关系,求得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确保改革积小胜成大胜,积跬步至千里。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加强调查研究,而不是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改革才能坚定而缜密地推进;遵循唯物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善用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统筹兼顾眼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渐进和突破,改革有了“导航仪”,就能避免盲人摸象,通过一个个可操作的具体步骤,注重改革举措的耦合性,把伟大蓝图变成现实。习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五大关系”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是我们正确、准确、协调、有序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