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抓民生就是聚民心谋发展

河北:抓民生就是聚民心谋发展

摘要:人民群众最忌虚浮,最重实效。在抓民生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要看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

一个地方要发展,凝聚民心是前提。民心聚,就会形成发展合力,开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民心散,就会民怨沸腾,大事小事不断,良好的发展环境更无从谈起。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民生者得民心,只有把改善民生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民心,凝聚民力,推进发展。

抓民生必须听民声。郑板桥曾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官吏尚且懂得关心百姓疾苦必须问民情、听民声,我们共产党人更应有这样的自觉。做好民生工作,首先要从善听民声做起,就是要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解决好群众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近年来,献县在事关民生的决策上,特别注重广征民意、问需于民。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实施了县乡公路改建、病险桥梁改造、人饮安全工程、土地联片开发等大事实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攻坚,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抓民生必须求实效。人民群众最忌虚浮,最重实效。在抓民生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要看老百姓有没有得到实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在行动中,我们突出一个“实”字,用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县直部门结合职能特点,积极帮助贫困村建强领导班子、制定可行发展规划、新上有较强带动力的项目;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全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帮助提供致富信息、协调或资助生产经营资金和物资、传授实用致富技能,形成了千方百计促提升的生动局面。

抓民生必须塑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围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们又结合实际,对公务接待、用车、用房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为民办事中树立良好形象。

抓民生必须夯基础。民生要改善,发展是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有更多的实力、财力保障民生建设。近年来,我们立足工业基础差、经济总量偏小的实际,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揽,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在全县上下大兴实干之风,从县级干部到普通党员,全部冲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县级干部包乡、包重点企业、包大事实事,普通干部定职责任务、定工作目标、定完成时限,先后引进了燕京啤酒、美国泰乐铸造等一批强县富民的大项目,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作者系中共献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