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更是意味深长。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步伐。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1978年之初,我们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根本任务,把发展看作硬道理。这里,发展程度制约着实现公平正义的程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收入分配差距却日趋扩大,也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这既影响了社会创造活力,也影响了社会和谐。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一个根本问题引起人们关注且逻辑地突显出来了,这就是要促进公平正义。这里,公平正义又制约着发展和稳定。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应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公平正义既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分配公平而使人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从而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活力,也因公平正义注重结果公平而能使人们之间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必须把促进公平正义也看作硬道理。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决定》是在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比较低的实际,明确强调,要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它根据当今我国生产关系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基础发展的实际,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它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和方法,既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又强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它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方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弥补市场失灵。
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
要保持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连续性、稳定性与科学性,不因领导人变而变。这充分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而深层的考虑。
《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