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转型观(5)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的转型观(5)

人性化管理  无论你是一名企业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员工,一定要懂得尊重别人,真正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我所说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如果哪个企业做不到这点,一定留不住人!

以身作则带好头  作为一名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好头,对自己看得轻点,对别人看得重点,对享受看得少点,对工作看得重点,不断增强“三个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特别在集体利益面前,要真正一心为公,做到不谋私利,不占小便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作为一个村民,要树立“当家人”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真正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最终要把对华西道路的信仰、对华西共富的认可、对华西价值的坚守,体现在平常工作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上。

自己找差距  差距只有自己找,改掉缺点就是进步。千万不要总是找人家的缺点、人家的问题。一个人最怕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如果只知道找人家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是最大的缺点。当然,如果人家给你找缺点、给你提意见,我们一定要敞开大门,真心诚意欢迎他人挑毛病,虚心诚恳鼓励他人提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真心话、找到真问题、想出真办法。就像刘云山同志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所指出的,“如果听不到意见、找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问题”!

统一思想  一个单位要有凝聚力,一靠以身作则,二靠教育引导。因为一个单位最难统一的是思想,但只要思想统一了,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忙什么才重要  不管你是一个书记,还是一个委员;不管你是一位村民,还是一个职工;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也不管你担任何种岗位,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要明确自身应该忙什么,应该怎么忙?这就要首先明确责任。责任在哪里,心思就在哪里、力量就在哪里、成效就在哪里。

村庄转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物质层面的富足固然重要,精神层面的建构才是灵魂,新型城镇化是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综合提升的过程。推进农村城镇化、打造城镇化新农村,华西走出了一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共进之路。

城乡一体与产业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城乡建设也不再是短期的行为。当然,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要发展关键要与产业结合起来。没有产业,城市会变成“鬼城”,农村只能是“空村”。

文化的融合  周边村通过“一分五统”的帮带,10多年来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认为,更为可贵的是,大华西不仅实现了共富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实现了文化的可持续融合。大华西干群认可“一分五统”、认可华西精神、认可共富之路,从而统一思想、提高素质,融入华西这个大家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