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党性修养和博大胸怀,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从全局出发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切不能只看到本地区、本单位的局部利益,更不能受到这些利益的羁绊和束缚。其次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使作出的改革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再次要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口号。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和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分析方法的深入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前,如果没有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足温饱,就不会有改革开放。35年来,改革正是在回应时代声音、冲破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桎梏中不断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所以,抓住重大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解决重大问题是把全面深化改革向前扎实推进的切入点。
坚持底线思维。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坚持底线思维”,是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一种蕴含了辩证法、实践论的系统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对于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的事业越向前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也就越多。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用两点论看待问题,既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又看到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既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又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守住底线、不破红线,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并促进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工作的主动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