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改革的方法论(2)

北京:改革的方法论(2)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没有任何先例的创新性伟大事业,推进改革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正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开始不断涌现,改革开放越向前推进,需要攻克的难题就越多。面对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增大,在单凭过去那种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继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认真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即把深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改革的协调推进,搞好改革制度、政策的配套和衔接,实现中央与地方、顶层与底层的呼应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但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必须在改革顶层设计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这是防止摸着石头过河中“失足”或“走偏”的必然要求。只有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不断探索基础上取得实质性的整体突破。

处理好胆子大和步子稳的辩证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犹如攀登高山峻岭,一方面要胆子大,做到有胆有识;另一方面还要步子稳,做到积极稳妥。“胆子要大”是由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遇到的思想观念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体制运行的惯性等多方面的阻碍掣肘,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风险性凸显。在这样的历史性挑战面前,倘若一味患得患失、左顾右盼,缺乏必要的勇气和胆量,就很难穿越激流险滩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们强调胆子要大,就是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具有排险闯关的胆略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如果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那就很难取得最后成功。

当然,我们强调胆子大绝不是要提倡盲目蛮干,再大的胆子也离不开稳健的步子,否则,就会跌跟头。面对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保持积极稳健的步伐,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改革规律,绝不冒无谓之风险,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处理好胆子大与步子稳的辩证关系,对一些重大改革举措,试点时胆子要大,必须勇于探索、敢闯敢试,而一旦整体推广时就必须做到步子要稳,自觉做到审慎稳妥、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新胜利。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处理好的一个重大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靠发展,发展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改革开放35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最终推进社会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深化改革的特定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有时会经常出现矛盾冲突情况,出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有机结合点。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博导)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