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原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农村调查

201312180945373890

自1930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面临严峻的军事和经济形势。同时,党内开始出现“左倾”机会主义,推行“按劳动力分配土地”的原则和“侵犯中农和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等政策,脱离实际指导土地斗争。为了纠正土地斗争中的错误以及说服和教育党内同志,正确地指导土地革命,自1929年至1933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系列农村调查研究,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客观准确的现实依据和实施路径。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29年4月,红四军进驻江西瑞金,毛泽东率领第三纵队到达兴国县后,即刻开展社会调查,重点是调查兴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翻阅县志并向群众了解兴国的历史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共六大决议和兴国的实际情况,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正如金冲及先生指出的那样:“把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正确的原则性的改动。”1930年5月,红四军攻占寻邬县城,毛泽东在寻邬县开展了十多天的社会调查,他说:“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还要抽肥补瘦。”还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1930年10月初,红一方面军打开吉安后,进到袁水流域的新余县一带,这时兴国县送来许多农民参加红军。毛泽东乘机做了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找到了兴国县永丰区红军预备队的八位同志,在新余县的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即著名的“兴国调查”。主要是对八个农民家庭生计情况以及对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开展调查,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八个家庭的观察、本区旧有土地关系、斗争中的各阶级、现在土地分配状况、土地税、苏维埃和农村军事化等。通过调查,毛泽东认为:“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

1933年11月,为了掌握乡一级苏维埃政权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毛泽东又先后到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开展实地调查。在调查期间,他召开调查会,采取走访贫苦农民家庭和红军家属、同农民一起劳动等方式,在劳动过程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通过调查,他撰写了《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强调了开展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提出了……问题是怎样动员群众去完全地实际地实行这些任务与计划……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脑子里头想得出来的,这依靠于从动员群众执行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去收集各种新鲜的具体的经验……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毛泽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苏区基层干部的优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自觉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勇于创新、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的生活作风;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