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李斯:中国发展模式决定其影响力

马丁·李斯:中国发展模式决定其影响力

近日,环球网专访了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创始成员马丁·李斯先生。李斯先生就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发展模式的不足,以及应对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斯说他看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但认为中国仍面临很大的难题。

中国雾霾与伦敦雾不可相提并论

环球网:1952年,伦敦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而导致此次事件的“元凶”也被认为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现在有人提出,这与当今中国面临的雾霾问题比较类似。您认为雾霾现象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吗?

马丁·李斯:如果有人说:“哦!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太像了!所以不必担心,自然会好起来的!”这话听起来是非常不错,但事实上把二者等同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中国的问题与50年代伦敦的问题是不同的。上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数量比现在少得多,所以即便他们做了比较愚蠢的事,只会在小范围内陷入困境,而不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稳定性。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人类活动范围已经如此巨大,以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确定的风险性,其中就包括气候问题。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仅仅发生在一个城市的、小范围的事件。但是如今在中国,这问题可不算小。我认为雾霾天气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件好事。人们可以瞬间觉醒,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带来了多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见的,就是自然界开始以它的方式报复人类了。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关于“能够主导自然界”的傲慢态度是有很多疑点的。

环境污染持续下去,将影响中国的吸引力

环球网:几个月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由于雾霾现象严重,中国已令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在您看来,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会因环境污染而受到影响吗?

马丁·李斯:我认为就目前来讲,形势还没有到那种地步,还是有回旋与改善余地的。但如果这种形势一直持续下去,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也许世界其他国家也会出现相同的状况。在里约热内卢,我曾有幸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演讲。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名各市市长参加了此次讲座。听过演讲后,这些市长都开始明白了气候变化、水资源供应和能源等问题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且已经开始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大量努力和准备。

环球网:现在中国社会存有两种不同声音:一种认为中国环境问题在持续变坏,另外一种则认为环境保护工作已在逐步顺利开展。您认为中国现在处在哪种状况?

马丁·李斯:我认为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首先,中国在过去起码8-10年间,在把目光相对集中在GDP增长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措施,并已做得很好。如果关注一下能源密集度,也就是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就会发现它每年都在降低。中国的努力成果也已显而易见。目前,中国已在大量引进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来降低污染。但这只占能源支出总额的很小一部分。

总的来讲,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不能永远处在这样的模式中。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大体相当,但却只有10%可以被人类所利用、生存,13亿5000万人口都生活在这块有限土地上。中国拥有世界20%的人口,却只有世界7%的水资源。因此,你们不能不重视环保问题。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