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任务是提高国企活力和国有经济竞争力。途径是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凸显国企在国有经济中的集中度,在产业类的集中度就是体现战略性,特别是先导性、基础性新兴产业。
实现形式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践证明,比较可行的基本方式是成为公众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继续提高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大集团公司改革改制力度。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简单地把国企一卖了之,更不是照搬照抄其他模式,而要从实际出发推动改革。
关键环节是统一管理、分类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强化国有资本的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平台公开运作;实施分类监管,让不同类型的企业找到自己的归属,在治理结构、管理方式、选人用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有所区别,分类施策,不刮风、不一刀切;放活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根本是有利于企业家成长集聚的制度建设。上海能不能有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企业家?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在上海施展才华;要完善任职机制,让懂市场、懂经营的人来干企业,让干得好的人以企业为家;要完善有利于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改革有风险,创新有失误,要对企业家多些理解和包容,不能总是对着报表看数字来评价企业家。只要企业依法依规、企业家勤勉尽责没有牟取私利,就不该作负面评价。这些机制,当前上海相当缺乏,必须建立,否则,敢于创新的企业家在上海无法冒出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日前在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说
本报记者 李泓冰 谢卫群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