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我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南海因素(2)

迟福林:我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南海因素(2)

二、海南在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中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客观讲,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一问题还没有很好破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南岛具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支撑的区位优势。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南海综合开发上,海南到底怎样发挥“基地”作用?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我认为至少需要研究以下6个问题:

1.旅游先行。几年前,越南社科院有学者来我院访问曾提出,能否建立中越旅游经济圈。在南海问题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建立海上旅游经济圈,不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深化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意义重大。这就需要实行更加开放的海洋旅游政策,实现西沙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高度开放;需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序开发无居民岛屿;需要加强旅游国际合作,共建环南海旅游经济圈;需要协调军地关系,开放更多旅游活动区域。

2.物流基地建设。《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能否到2020年以前,与香港合作把海南建成我国第二个国际购物中心,这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局有着牵动性的重大影响。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意味着来自中国的产品、尤其是日用消费品能不能作为免税品,通过海上大通道进入东南亚。

3.争取洋浦成为自由工业港区。10年前,我院就研讨提出了这个方案。海南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是把洋浦建设成为面向南海的自由工业港区,作为南海油气共同的储存、加工、配送的平台,使其在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对南海综合开发基地建设将发挥重大作用。可考虑的方案是: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范围内,以油气综合开发为重点,以实行自由港区的发展模式为目标,把洋浦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油气综合开发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使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工业港区。

4.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南海开发。在发挥央企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南海开发,对破题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至关重要。建议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时放开南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准入限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三沙旅游开发;加强国家南海油气资源勘探投入,积极推动南海油气开发,加快构建多种力量共同开发南海的新格局。

5.发挥民间力量。发挥社会,尤其是民间力量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中的某些特殊作用,比如渔民协会,使类似的民间力量在一定层面上发挥作用,促进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民间交流合作,并建立解决某些层面纠纷和争端的协作机制。

6.落实中央赋予海南的“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管辖权”。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就明确了海南对西南中沙海域的管辖权。从现实情况看,这个管辖权并没有落实好。三沙市成立后,更需要尽快明确赋予和落实海南以服务于南海综合开发为战略目标的“西南中沙海域管辖权”:明确授予和落实海南西南中沙海域相关立法权;明确授予和落实海南统一或协调西南中沙海域相关执法的权力;同时向海南下放部分权力。例如,下放部分远洋捕捞审批权和西南中沙海域外国渔船的管理和处置权;把西南中沙海域争端的部分外交处置权下放给海南等。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