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的民族和时代精神

毛泽东诗词的民族和时代精神

核心提示:毛泽东写下的首词,反映出无论处在怎样的逆境中,诗人政治家和政治家诗人总是恢恢有余,从容不迫,抱定坚强的胜利信心和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手段形成的诸特点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语言的民族性、时代性、流派性,以及个性化和语体化等元素。语言,既是一种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一种领导艺术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情感的宣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大大小小百余次重要讲话,包括大量的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等,形成了其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习近平同志非常善于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来表达非常深刻的思想。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让大家爱听、愿听,往往觉得很解渴、很感奋,许多观点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他引用的经典名言,既有很强的感染力,又有非常的穿透力。

习近平同志稳重又有风度,讲话语速缓和,但回答尖锐问题又很机智有力。本文从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几首毛泽东的诗词看毛泽东诗词的民族和时代精神,并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

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独特之处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感情对比强烈,充分反映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指挥若定的气魄。

首句的“西风烈”,慷慨悲壮,英雄落寞之情直上云霄,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不禁耸然动容,陡添悲壮。第二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景致凄婉悠长,“霜晨月”三字又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晓月寒霜图。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远近唱和。“裂”、“碎”、“咽”,写尽英雄苍凉之气,将红军铁血征战娄山关的慷慨悲壮书写无遗。同时也寄寓着词人作为感受主体的主观感情。因为这次行军,是未能实现渡江部署之后的一次退却,所以作为指挥者的词人,心境自然低沉。

关于这首词,作者自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抒发战斗结束之后的感情。“漫道”即“慢道”。它是“莫道”的音转,是“不要说”的意思。“从头”为重新、再次之意。这两句是说:“不要说这娄山关隘真像铁板一样难以攻破,如今红军力克守敌,迈开脚步,重新越过了它。这是战斗胜利之后的豪迈之情的抒发。“漫道”二字,表现了作者革命英雄主义气魄。“从头越”三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凝结了伟人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超越过去遭遇的失利,正视现实处境,从头做起,树立获胜信心。最后两句为我们展示的画面更令人荡气回肠,伟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祖国江山之壮丽,只见青山如海,夕阳如血,画卷之美展现了苍凉沉雄的大写意境界。在字里行间,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出人民的胜利信心;而且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也溢于言表。叠唱过“从头越”以下二短句,写面向雄关,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芒。气象阔大而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将士的胸臆。

这首词所传递给我们的是:当面对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应该正视过去的失败,查找自身的不足,调整懈怠的心态,振奋革命的精神,不落寞、不绝望、不抱怨,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从头再来!只要具有顽强勇猛的豪迈气魄,具备无坚不摧的战斗雄姿,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正是习近平同志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传达的震撼心魄的号召和历史之鉴。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