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严阵以待 警惕新一轮危机
国际金融协会执行总裁洪川认为,随着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将相对贬值,国际投资者将重新考虑资金投向,依据新兴市场各自实力的强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其投资前景加以区分。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经常账户逆差较高、财政赤字大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面临的压力要大一些,而韩国、马来西亚等自身状况良好的国家表现会更为稳定。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规模后的两天,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整体下跌0.8%,其中巴西雷亚尔对美元下跌1.5%,而韩元和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变化不大,这与5月份美联储首次释放退出信号后,新兴市场货币几乎同步大幅下挫的表现并不一致。
自5月底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一直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和美联储退出政策的影响,并严阵以待。以印尼为例,印尼央行从6月至11月累计上调基准利率175个基点,以安抚国际投资者和减缓资本外流。印度央行也在9月和10月两度加息,并动用外汇存款货币互换工具以吸引资本流入和支撑本币汇率。
国际金融协会认为,美联储推迟到12月宣布削减资产购买规模为新兴市场提供了政策缓冲空间,新兴市场对资本外流的担忧有所减少。9月以来,墨西哥、智利和秘鲁央行甚至开始降低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东欧新兴市场也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而印度和印尼央行在12月也按兵不动。
但洪川指出,对于美联储退出的影响要分阶段来看,特别是2014年年底至2015年,购债彻底结束向加息靠近时,各方会如何反应还需密切观察。特别是如果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加息即将来临,很可能导致套息交易反转,进而导致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