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核心提示:毛泽东有一个十分经典的论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用“只有”强调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唯一性,排斥了英雄史观、上帝史观以及英雄与奴隶共创的二元史观。

坚持人民的监督主体地位

遵照毛泽东的提议,新中国的各级政府前面都加上“人民”二字。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然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有一次关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谈话,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心向背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得民心者得天下。代表人民执政的执政党以及公务人员,必须将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的切实监督之下。

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政权时,就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地位和作用。他号召苏区全体选民注意起来,监督苏维埃人员不使官僚主义存在,把旧有人员中官僚主义分子洗刷出去。毛泽东与黄炎培谈话中所说的“新路”,即是苏区经验的继续。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尖锐地提出,夺取全国胜利之后,我们的同志不要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对执政党执政理念和作风的要求,他在进京前提出的“赶考”要求与此完全一致。进了城,执了政,面临着会不会“退回来”的考验,不会退回来就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就要以“两个务必”的精神状态接受人民的考试。

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最核心的是监督权力运行,防止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对县以上领导干部的监督。他指出:“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末,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这是毛泽东在八届二次全会上讲的,今天读起来仍有振聋发聩之感。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相当的权力,如果不为民用权,不依法用权,脱离了人民的监督,把权力、地位作为谋取私利的条件和工具,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对立面。脱离群众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的监督,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更具危险性。防止出现这一危险,很重要的一条是将人民群众的监督过程常态化、监督结果具体化。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他们手中的权力在人民的监督下阳光运行。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