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

W020131225236670777096

图片说明:在华盛顿,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左)和即将接替现任主席伯南克的副主席耶伦共同参加美联储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新华社发  

原标题:在量化宽松政策成败得失争议中迎来百年诞辰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

23日是美联储诞生100周年纪念日。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曾经历多次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1907年的金融恐慌催生了成立中央银行的想法,以使美国拥有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系统。于是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1913年12月23日,威尔逊总统签署该法案,美联储正式成立。作为中央银行,美联储被赋予三大主要任务:一是制定货币政策;二是监管银行机构;三是向银行提供支付服务。尽管从表面看,这三大任务目标都直指金融系统,但事实上,由于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因此,无疑将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在过去100年里,美联储对稳定美国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间也伴随着各种批评和争议,最典型的莫过于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及此后美联储所推出的系列量化宽松政策。

美联储加速开动印钞机

在美国,对美联储作用的评价始终是一个矛盾的两面体,远的不说,人们不会忘记格林斯潘主掌美联储时期美国经济的十年辉煌,给美联储戴上神圣的光环。但人们更不会忘记本世纪初,正是在美联储宽松政策的推动和鼓励下,信用急剧扩张,制造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一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同时,根据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美联储应负责对银行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督。2007年时,很多大型银行的问题早就暴露了,但美联储并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美联储因此备受诟病。

2010年7月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再次明确要求美联储对金融系统(包括银行和非银行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的风险实行监管。美联储权力更大了,责任也更重了。不过,经济学家指出,管理货币政策与监管系统风险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任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联储必须作出某一偏重选择。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杜菲曾形象地说:“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意味着美联储要确保自己不会大量赔钱,不管这些举措是否最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稳定”。然而,对美联储来说,金融危机后,最紧迫的任务首先是拯救美国经济,为此,在常规货币政策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先后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5年来,它也成为一项颇具争议的政策,以至于很多经济学家称,如今美联储的职能已从政策和监管变成一台强大的“货币制造”机器,到今年8月美联储的资产表已从2007年8月时的8690亿美元骤升至3.5万亿美元。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