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以来,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办公室所承担的文稿起草、公务接待、会务准备等多项工作职责上,而负责写作、协调与服务的办公室主任着实是位受益者。许多办公室主任和文秘工作者感慨道,八项规定真正为咱办公室主任“减负”了。
众所周知,一则“接待就是生产力”的“雷人标语”,曾一度引发广大网友的围观和热议。许多网友调侃说,“这绝对是个天才般的创新,此语道出了办公室的心声。”不少人批评,“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些公款吃喝堂而皇之的借口。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有媒体报道,西部某县的接待办主任说:“我有一天晚上赶了8个饭局,回到家里还得煮面条。太累人了,有时候我们接待办的工作人员轮番上阵都吃不消。”公款吃喝不但滋生腐败,浪费钱财,也让基层办公室主任感觉“压力山大”。
可以不客气地说,每个基层办公室主任都把公款吃喝视作一种“痛苦”,跑饭局、接应酬全是无奈之举。也许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段子,“谁喝多、谁难受、谁知道”、“上顿陪、下顿陪、陪来陪去陪出个胃下垂”……本来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就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开会的,来调研的,来检查的,来交流的,大到写汇报交流材料,小到会场布置,会标悬挂、席卡摆放……再到招待时的烟酒、洗漱、瓜果、聚餐等一应俱全,临走前,每人还要安排一份土特产什么的作为“纪念品”。日积月累,无论对于他们的本职工作,还是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打铁还须自身硬。“八项规定”出台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号称“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中央到地方,可谓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路贯彻下行。一批又一批倒霉的官员已经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坊间传闻也是此起彼伏。
如此大背景下,身边的领导干部也开始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成了下个牺牲品。所以说,办公室主任一是从繁重的文山会海中解救出来。领导干部开会时,不定调、不交稿、不照本宣科念稿,“老灶爷上天——有啥讲啥”,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有用的会,少发文、发短文、发务实有用的文。二是从繁多的接待应酬中解放出来。现如今,来人招待理所当然,秉笔直书,以简单为主,工作日决不饮酒,山珍海味已失去昔日光彩,够吃不浪费,节俭才时尚。三是从繁忙的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过去有些领导党员干部出行警车开道,随员一大帮,下面接待夹道欢迎,隆重热烈。这些行为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招致了不少怨言。八项规定出台后,许多领导干部小心翼翼的避免这种危险,杜绝了官僚主义,淡化了“官”的身份,俯下身子到“人不知,鬼不觉”的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解难题、办实事去了。
作为基层办公室主任,深切体会到“八项规定”的强劲威严,并实实在在地从文山会海、吃喝接待里解脱出来,腾出来的时间、精力,更多的服务基层。
(作者系安徽省颍上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