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安倍经济学”一周年效力减退(2)

摘要:2013年的日本股市是“安倍经济学”的骄傲,也是安倍晋三宣扬其经济政策确实有效的主要依据。近一年来,日经225种平均价格指数上涨近50%,而同期美国和德国股市的涨幅为20%左右。然而大量的流动性推高了日本股市,却并未有效改善实体经济。

贸易逆差创纪录

受日元大幅贬值推动,2013年度上半年日本出口额为35.3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日元),同比增长9.8%,实际出口量却比上年度同期下降1.3%。换言之,日元贬值对于日本出口的刺激只是账面上的增长。与此同时,日本的贸易逆差创下历史新高。

3

在雷曼垮台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日本的贸易收支每年至少有10万亿日元的顺差,2013年度上半年却出现4.99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创下半年贸易逆差的历史纪录。11月日本贸易逆差1.29万亿日元再创新高,2013年全年的贸易逆差预计将超过10万亿日元,与危机前的顺差数额相当。

究其原因,日元贬值虽然降低了日本商品的出口价格,但是进口成本同样在增加。从中期来看,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并不乐观,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持续放缓,而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出口至关重要。其次重启核电面临的阻力巨大,矿物性燃料进口还将继续增加。这两点都说明日本的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仅凭放宽货币政策无法解决。

内需不振难解

摆脱长达20年的通缩局面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之下,日本的物价水平确实出现了上涨趋势。然而实现了物价的上涨并不意味着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因为与之相关联的国内投资、消费及工资水平并未上升,这反而打破了日本经济的平衡。

国内消费在日本GDP中所占比例高达50%。由于明年4月其日本国内消费税将从5%提高到8%,目前应该属于突击消费的“井喷”阶段,然而第三季度国内消费只增长了0.1%。民众迟迟感觉不到经济重振所产生的正面影响,物价上涨的预期却已经形成。日本银行10月31日预计,到2014年3月本财年结束时,通货膨胀率可能会达到0.6%。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