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2)

有的专家认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紧密相连,根植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之中。掌握话语权需要三个条件,即意识形态工作为之辩护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的现实条件、意识形态工作所宣传教育的思想理论主张的彻底性的理论条件和意识形态工作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的工作条件。同时还需要破除两个瓶颈:一是破除单向简单化理念,全面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样态;二是破除重覆盖轻渗透、重整体轻差异的模式,开创显性与隐性、应急与预警相统一的局面。

有的专家指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避免孤立地看待“三权”之间的关系。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对西方话语权的追逐、对国内问题的曲解等问题。部分研究者热衷于以西方理论构建学科,淡化马克思主义在学科构建和学科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一些学科领域和研究者片面夸大、盲目提高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成果贴上过时、僵化等标签,甚至边缘化;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鼓吹价值中立等观点,回避指导思想问题;部分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宣传工作口头重视、行动轻视。对这些现象应当高度重视。

三、关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建议

如何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与会代表通过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议。

1.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专家们指出,意识形态领域从来就不是一块净土,“冷战”结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形式上更加隐秘。当前,国内多种思潮相互激荡,新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等都有自己的声音,社会上还有很多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没有基本了解,不追求逻辑证明的人,他们抓住个别的观点随意演绎,制造出很多不和谐声音。还有很多来自国外势力或国外势力指使和支持的言论,使得普通百姓,特别是青年人无从鉴别。要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其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二,必须深刻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分析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其三,必须切实改变文风,提高理论的针对性、战斗性。

2. 强化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与会专家提出,要不断加强基层的意识形态工作。一是要处理好若干关系,如大道理与小道理、堵与疏等,科学把握舆论导向;二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信服;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与会专家强调,在面对一般群众时,更适合探讨多样化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3.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会专家指出,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贯穿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之中,关系着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新的全球性话语环境中面临诸多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主要阵地,也是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必然是各种思潮聚集之地。由于国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不断强势渗透,高校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重视专业课教师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重要作用。要主动了解学生诉求、遵循教育传播规律和实现教学话语体系的转换途径。要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使大学生从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道路的理解。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