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

辽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一论断意义重大而深远。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基础。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没有这样一个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无从谈起。

打破市场分割建设统一的市场体系

市场分割,主要是地区市场分割。地区市场分割主要是指一定范围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外地资源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资源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仍然存在,全国统一的市场远未形成。一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画地为牢,阻碍了商品、要素的自由流通,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为腐败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这种对市场的分割,违背市场规律,虽然从短期来看可能保护了本地区和本地企业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则在损害全局利益前提下损害了本地区和本地企业的利益。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大势所趋。

那么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将是什么样的状况呢?那将是在全国范围内,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整体协调、通达顺畅的体系。在统一市场条件下,商品和要素资源能够按照统一市场规则在全国范围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的市场体系,一要深化改革,铲除形成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利益之根,形成一体化的贸易体制;二要形成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流通政策,统一实施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技术开发、外贸出口、财政、税收、用地、工商、物价等政策,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三要根据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发展趋势,推行全国统一的、合理的技术标准、检验体系;四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各地之间的政策互联互通互用,构建“绿色通道”,防止和避免政策壁垒甚至相互拆台;五要健全监督机制,公正公平执法,加强媒体和公众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打破市场封闭建设开放的市场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经风雨见世面,市场主体很难形成宽阔的眼界、开放的胸襟,很难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开放是必须的选择,早开放,早受益;迟开放,没效益。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拆除国内地区之间的藩篱,而且要打开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

经济全球化既是国际经济的潮流,又深深地作用于国内经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日益明显,开放因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展的背景下,如何既抓住其提供的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有利时机,又抵御其带来的增大外来竞争压力和对外开放风险的严峻挑战,从简单地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变到增创国际竞争优势,改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低层次垂直分工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是我国经济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建设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首先就要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正像《决定》所讲,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市场的开放,是向所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者开放,向国内、国外开放。要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国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