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七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曾经设想建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联合政府”作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可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国民党就发动了不得人心的内战。但由于这场内战逆历史潮流而动,到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已经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加上我们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领导人民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全国范围内的人心所向已经发生了有利于我们党的根本变化。这意味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到来了。党中央决定夺取全国政权,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在这个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时刻,有一件事是值得重视的,毛泽东十分警惕在党内出现的“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的狭隘口号,及时提出要同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通过广泛的民主形式、民主的途径来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所以,我们说毛泽东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中所强调的“夺取全国政权”思想,是武装推翻旧政权、民主建立新政权的思想。民主建政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基本要求。
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民主建政形式
我们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民主建政”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提出的“人人起来负责”的新型民主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实现的。
研究毛泽东的民主建政思想,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决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明确地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30日,在中共中央发表的“五一口号”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里,明确提出了由民主统一战线来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就是邀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把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转化为有组织、有章程、有制度的统一战线;然后,决定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条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由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国家政权机关的职权。这种民主,在民主政治的分类中属于“协商民主”。也就是说,毛泽东关于“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在“武装推翻旧政权、民主建立新政权”的思想中,还包括了通过协商民主建立新中国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民主建立新中国的经验概括为“民主建政,协商建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