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突破——2013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举行

改革与突破——2013上海国资高峰论坛举行

核心提示:新一轮改革中,国企要全国布局、跨国经营,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集约共享的运营整合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在运用信息技术“弯道超车”的过程当中,国有企业要更多从组织流程、模式、文化上进行改变,真正构建创新基因。

日前,上海在全国率先打响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颁布“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上海国资国企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由解放日报社、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上海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上海国资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改革与突破——2013上海国资高峰论坛”日前举行,邀请政府主管部门、企业集团负责人及各方专家,共同探讨深化国资改革与创新发展之道。

混合所有制不搞一刀切要凸显人力资本的价值

无论是三中全会精神,还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一个重要方向在于“推进混合所有制”。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认为,混合所有制已成为国有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本轮改革中,也特别提出要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用100%带动100%,那只等于1,混合所有制,要用1%带动99%,才是真本事”。

楚序平认为,“不能为混合而混合,不能混到最后把国有资本混没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这是必须坚持的政策取向。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也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运动,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他建议,在本轮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应该大力发展员工持股,凸显人力资本的价值。不仅可使企业家、业务骨干等员工获得劳动收入还能获得财产性收入,而且能激发企业动力和活力。员工持股可采用利润分享、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

与会的企业家也十分注重混合所有制的功效。21年时间,净资产从1600万元到480亿元,上海绿地集团掌门人张玉良尝到了混合所有制的甜头。他坦言,混合所有制中,各方股东的价值利益不是简单的国有一股独大,要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带动力。比如,国有资本、市场投资、员工持股各有各的导向,特别是民营资本,可能企业家的身家性命都压在里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企业家管自己的钱都会比管国资的人更操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