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调变转改升级发展(2)

河南:调变转改升级发展(2)

利用我们已经开通的郑欧班列的带动作用,争取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促进我们与欧洲的大宗货物贸易发展。

为了保障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强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现代信息网络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现代水利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五大支撑体系,并强化体制机制、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稳定、干部队伍等五大保障,强化交通物流、市场、人力资源、资源成本等优势。以变化的眼光,把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力发展新兴业态,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强化全球思维、战略思维,把经济发展的最新业态和我省实际紧密结合,抓住新兴亮点,形成后发优势。

切实转中促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高度

我们在为改革开放35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已经非常沉重地感到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确实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就在我们召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同时,全省大面积持续出现严重雾霾污染的天气。大自然在警醒我们,生态环境已经无法容忍我们的环境负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实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从各级党委和政府做起,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把思想和行动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新的制度化建设,严格控制和减少“三废”污染,以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为重点改善环境质量,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人美、空气新鲜的“美丽河南”。特别是省会郑州,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尽快从每个季度国家公布的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解脱出来,还居民一个安居乐业的正常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把握转的方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形成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有效性,各级党委要增加生态

文明在年度考核评价中的权重,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用更加完善的制度和市场机制来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

推动改中激活,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新一轮全国性发展竞争的第一波。1978年以来全国数十亿人民的实践已经证明,各地改革开放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态势。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扩大开放,才能够增强区域发展的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区域生产要素吸引力,增加区域资源整合的凝聚力,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要把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各级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

要吃透精神、把握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着力扩大开放,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尤其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都在一天天好转,增强普通居民加入改革开放大潮的积极性。

在改革方法上,要统筹谋划、分类推进。对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可以操作的改革,要主动设定操作方案,及时向中央报批,并积极推进;对于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我们可以研究、做好准备,待中央决策以后抓紧推动;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并从基层和一线做起,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改革的积极性。

要充分利用我省近几年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形成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抢抓机遇,创新管理,扩大开放,提升专业化、集群化、绿色化招商水平,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宽开放领域,推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组织推动“负面清单”制度落地实施,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大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全省经济升级发展,为广大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