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发言”与“钉钉子”

“末位发言”与“钉钉子”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形象比喻,“钉钉子精神”,首先“钉钉子”的这个“点”要选准、找准,然后锤子每一锤要捶准,发力要狠,千钧之力击在钉子眼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强”,再硬的木板也阻挡不住钉子的进入。干事搞改革也一样,首先选准这个“点”,然后举锤下力。值得重视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贡献”。须知,《决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也在拷问每位党员自己:我对这项改革有什么智慧和贡献呢?

近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发文,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阐释反腐败新格局,强调制度创新。相关文章介绍了湖北省嘉鱼县推行的“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度”。

按照这一制度的设计,在某一部门党组成员的决策会议上,发言被分解为不同顺序:首先由需讨论研究事项的分管党组成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其次分别由其他党组成员作表态发言;“一把手”则在最后即末位综合归纳集中与会成员的意见。同时推出特别责任条款,规定“凡是没有用末位发言制度形式形成的决策,单位其他干部和职工有权拒绝执行,并有权向县纪委和组织部进行举报”。

我们党的组织纪律是“四个服从”,体现着民主集中制。“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体现着“集中”,“少数服从多数”体现着民主。而“少数服从多数”主要的平台和场合是党代会、常委会、党委会或党组,在有关决策的表决上,书记与其他成员一样,也只有一票。人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党委会会议上,“一把手”先发表意见,往往其他成员会“顺着说”,或“论证主要领导意见的正确”。“一把手”的意见成为讨论和决策的“定调”之言。这样就会压制不同意见的发表,影响了民主气氛,损害了民主原则。

“文化大革命”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个人说了算”、“领袖决定一切”。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这种理念和制度,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一把手”权重过大的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着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康进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第10部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提出,“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就是一种很实效的尝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一般民主作风较好的“一把手”,在重要事项决策的过程中,总是先让委员们发表意见,自己最后表态,但也有较为“强势”的“一把手”会先说。现在,从制度上对党委会上发言的次序作出明确规定,就能起到明显的权力制约作用。

经济、政治生活中,常常有不少难题在困扰我们,而事业的进步,就是在解难题中进行。解这些难题,有时看看“很简单”,其实确实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的还有“量化统计”,甚至需有“数学模型”、“大数据”来计算;而有时看似蛮复杂的,其实很简单,发言次序规定一下,就“迎刃而解”。嘉鱼县、郑州市的经验就是这样。又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中纪委有关负责人说,“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抓紧制定领带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也就是说,民众期望值较大、推行又较复杂的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也将积极进行试点。国际上,各国具有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财产公开制度,有很多样本,现在,我们选用“新任领导干部”的样本,通俗讲,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若真是这样,坚持它20年,领导层的同志们财产不就都被“公开了”、接受民众的监督了吗?

真是有“简单问题、复杂慎重处理”,也有“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啊!这叫作生活的辩证法。关键是,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形象比喻,“钉钉子精神”,首先“钉钉子”的这个“点”要选准、找准,然后锤子每一锤要捶准,发力要狠,千钧之力击在钉子眼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强”,再硬的木板也阻挡不住钉子的进入。干事搞改革也一样,首先选准这个“点”,然后举锤下力。值得重视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贡献”。须知,《决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也在拷问每位党员自己:我对这项改革有什么智慧和贡献呢?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