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不同群体利益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2)

兼顾不同群体利益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2)

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亟待研究。养老金贬值不言而喻,一边是日益扩大的缺口,另一边是“沉睡”在定期储蓄账户上的养老金。对养老金是否投资运营,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养老金是保命钱,投资运营不慎,万一有闪失,亏了怎么办?据有关报道,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退休资产下降到14万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22%,给人印象深刻。另一种则认为与其眼巴巴看着贬值,不如早日将滚存养老金的一部分投入风险低的运营项目,实现保值增值。

是否延迟退休。目前,赞同延迟退休的理由包括:一是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养老金缺口逐步增大,而人的预期寿命则逐步延长,应通过延迟退休的办法,让劳动者承担更多的缴费义务,一方面能够填补养老金缺口,另一方面可以相对地减少领取待遇年限。二是刘易斯拐点说。据一些机构研究,我国劳动力距刘易斯拐点已迫在眉睫,为保有劳动力供给总量,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延续或最大限度赢得人口红利期限,延迟退休办法最有效。反对延迟退休的理由包括:一是刘易斯拐点远未到来。近10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始终是供给远大于需求,如2013年,新毕业需就业的大学生就近700万,加上往年延迟就业的和其他就业群体,就业总人数超过2000万,而经济发展拉动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200万个左右,因而劳动力供远大于求,而且这种局面将在较长时期存在。二是网络问政表明,绝大多数网民反对延迟退休。他们认为临近退休这代人,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计生”和“下岗”等特殊历史事件或阶段,等快要退休了又要延迟,客观条件和心理情感上都有些过不去。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延迟退休需谨慎,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升温激化。

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情况,为了解决好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的研究和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就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新举措,“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些新政体现了既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又坚持义务与待遇相统一,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快研究实践。

建立基础养老金分群体全国统筹制度。根据不同地区养老金水平的差异和养老金“大数法则”的原理,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由于不同地区覆盖程度有高有低、历史债务有轻有重、标准有多有少、政府重视力度有大有小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中央政府强化监管,严格规范企业和参保人员的义务和责任,统一养老金的计发和年度调整,实现基础养老金同条件的人待遇相同。对各省(市、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因素造成实际待遇不公的情况,各地可在国家相应政策的规定下,采取实施补充养老金的办法予以调节。对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也制定相应的全国统筹制度,统一规范。当然,全国统筹并不意味着各地可以甩包袱,恰恰相反,要采取更加有理有力的措施,让各地既依法依规履行好职责,又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