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和谈:各说各话
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范小林:迫于奥巴马政府强势推动,巴以双方2013年7月勉强恢复中断近三年的直接和谈,并答应美方9个月内就“最终地位问题”达成协议。如今,谈判进行20多轮却毫无进展,任凭美国国务卿克里十访中东,巴以双方依旧各说各话,所谓的和谈至今仍未触及根本问题。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令以色列领导人大为恼火。以色列同意重启和谈的“交换条件”就是美方在伊核问题上必须对以方作出“战略担保”。以色列今后会否继续“我行我素”对抗美方促和努力值得关注。如果“仲裁者”美国不能真正做到公正公平,所谓和平,依旧是空谈。
(1月4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美国国务卿克里(左)与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赛义卜·埃雷卡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非洲反恐:阴云难散
新华社驻内罗毕记者陈莹莹:2014年非洲安全局势依然堪忧。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首都一购物中心遭恐怖袭击,事件的罪魁祸首是索马里的宗教激进组织“伊斯兰青年运动”,但恐怖分子中不乏西方人身影,暴露出恐怖组织国际化以及非洲安全形势日益恶化的现实。非洲国家对安全挑战的认识虽然逐步加深,但完善集体安全机制仍面临政治分歧、资金困难等诸多难题。非洲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并得到国际社会鼎力支持,才能彻底驱散笼罩在非洲大陆上的安全阴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