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热点冷观察(2)

摘要:2013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或暗流奔涌、危机四伏,或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或积重难返、踯躅不前……站在岁序更新的门槛,展望未知的一年,任前路坎坷,唯信心不变。

阿富汗局势:解构重构

新华社驻喀布尔记者陈杉、赵乙深:2014年阿富汗面临内政和安全双移交考验:阿富汗今年4月5日举行总统选举,面临重建后第一次权力移交;大部分外国战斗部队于2014年12月31日前撤出,阿富汗安全力量将全面承担国家安保职责。在开设和谈办公室无果后,塔利班态度重回强硬,频繁发动袭击并号召抵制总统选举和外国军队驻留。阿富汗和美国围绕新安全协议博弈不断,由于利益驱动和互信缺失,2014年双方将继续“斗而不破”。在撤军大背景下,原本由美国和北约主导的地区形势将面临重构。

3

(12月18日早晨5时30分许,几名携带自杀式爆炸装置和手持武器的武装人员对阿富汗楠格哈尔省的一处美军后勤基地发动突袭,随后双方展开枪战。除3人死亡外,另有3名阿富汗警察受伤。)

朝核僵局:缺乏互信

新华社前驻首尔记者姬新龙:朝核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多方关切,历经坎坷的六方会谈被认为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平台。在中方不断努力下,朝鲜去年再次同意重返六方会谈框架,目前有关国家均未放弃六方会谈机制。但在重启六方会谈上,朝美存在重大分歧:前者要求无条件重启会谈,后者认为朝鲜应先实质性弃核。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在于朝美间严重缺乏互信,其结果均无益于各方。各方应着眼于长远和大局,积累共识,创造条件重启对话,继而按照“9·19共同声明”所定原则和目标,均衡解决各方关切,朝着实现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长治久安的目标迈进。

叙利亚局势:转危为机

新华社驻大马士革记者刘阳:第二次叙利亚问题日内瓦会议即将于1月22日召开。与第一次会议相比,叙利亚战局变化翻天覆地:政府军在全国战场占据主动,反对派中极端势力的滋长吓退了欧美信誓旦旦的援助。此消彼长之间,政府代表团在谈判桌前握有充足筹码。叙利亚今年将迎来7年一度的总统选举。缺乏领头羊的反对派在竞选中对巴沙尔构成威胁绝非易事。根据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时间表,叙境内化学武器和设备今年7月将销毁殆尽,去年险些引发欧美“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化武问题届时将不再成为叙政府的掣肘。经历两年多的惨淡之后,巴沙尔2014年似乎将迎来柳暗花明。

4

(12月15日,在土耳其基利斯省的一个临时难民营,叙利亚难民们等待转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