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局势:重建路险
新华社驻开罗记者王蕾:根据过渡时期路线图,埃及民主进程将沿着修宪、公投、议会选举、总统选举的轨道前进。如果顺利,2014年年中埃及将产生新一届领导人及中央政府。但埃及政治重建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过渡政府已将穆斯林兄弟会定性为“恐怖主义集团”,为进一步打压穆兄会提供法律依据,但也会招致穆兄会乃至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报复。“难防难控”的恐怖袭击或将是埃及政府2014年的首要“敌人”。此外,频繁的游行示威和暴力冲突加剧民众对穆兄会的不满甚至怨恨,加速政治社会分裂,为埃及未来埋下隐患。
(1月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一名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参加集会。)
伊核问题:融冰更难
新华社驻德黑兰记者杨定都、何光海:2013年11月2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打破伊核问题近十年僵局。2014年,协议的执行效果牵动人心。首先,各方对协议的解读存在分歧,落实协议的谈判进展缓慢。其次,伊朗国内保守派势力不容小觑,可能在协议执行过程中制造麻烦。而西方强硬派千方百计阻挠协议的成功,为协议执行增加了变数。但是,日内瓦协议毕竟受到伊朗民众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伊朗政府也有与西方改善关系的强烈意愿,落实第一阶段协议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11月24日在日内瓦就伊朗核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这被视为伊核谈判僵局的重要突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