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高原做知青,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一干就是7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他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和老乡们甘苦与共。
从陕北农村到河北正定,从福建到浙江再到上海,习近平始终扎根基层,心怀对人民的质朴感情。他深切了解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心怀百姓,一以贯之。”正定县塔元庄村村主任赵桂林30年前就同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相识,“始终能走到老百姓中间,始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一年多来,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到“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从湘西特困农村到沂蒙革命老区,总书记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贫困地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
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也深入基层调研,听民意、察民情……
2013年8月中旬,李克强来到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他说,大家既要安心,也要有信心,一只拳头的力量有限,我们一起努力,千只手万只手握起来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4月中旬,张德江在山东深入基层调研。他强调,要坚持把办好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作为最大责任,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3月下旬,俞正声在贵州考察。他特别叮嘱当地干部和有关部门,要把改善群众生活放在首位,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5月中旬,刘云山在河南调研。他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为了人民是本质,服务人民是天职,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9月初,王岐山在天津考察。他强调,要抓住中秋、国庆重要节点,刹住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抓党风促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4月上旬,张高丽在山西、新疆调研。他强调,要时刻关注民计民生,帮助群众解决就业、社保、医疗、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人民情怀,突出表现在危难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黄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线泄漏引发重大爆燃事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
“你们安排好了,我们才能踏实。”看望遇难者家属时,他深情地说。
四川芦山地震、吉林德惠大火、甘肃岷县地震……紧急危难时刻,中央领导同志均立即指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迅速赶赴现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
“总书记走进我家帐篷,问下雨时候渗水不,帐篷外路沟排水如何,还问吃得好不好……”65岁的芦山龙门乡青龙场村民朱国清,清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震后看望他们时的细致入微。
人民情怀,深刻体现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知民意、为民生。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在山东菏泽,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念了这幅古人留下的对联。他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