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更加开放更有秩序的城市品格

塑造更加开放更有秩序的城市品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面对日益多样化、碎片化、流动化和陌生化的社会变化,如何完善体制机制,以开放的、适应市场竞争的秩序来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美丽城市,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思想的必然要求,很值得我们认真考量。

社会秩序或者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秩序,实际上触及了中国古代文化当中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治”。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尚书》的描述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原来的样子叫做“汩”,大禹吸取了他父亲鲧的教训,把原来混乱的洪水秩序化了。秩序化本身就是治乱的根本手段。所以在古代文化中,“治”这个字是从水的。鲧禹治水实际上属于两种行政手段。一种是“堵”,越管理越混乱;另外一种是“疏”,用“秩序”的办法,结果实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秩序之于城市,就像规矩之于方圆;也如同准绳之于平面。一座城市失去了秩序,就失去了文明和自由,从而陷入混乱与黑暗。历史发展和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脚步越快,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就越高。秩序跟城市环境一样,是城市魅力的直观体现,是城市的门楣,是城市文明素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城市竞争力,会给城市带来无穷的发展机遇。在这个预设的前提下,重新建构城市的“美丽”,克服疏离异化的问题,对于我们地区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如何让开放的脚步迈向“五湖四海”,以改革重构优良秩序去“海纳百川”,积极传递正声音、正能量,团结一致把齐齐哈尔的事情办好,这其中“疏离”了的开放意识、“异化”了的竞争秩序,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政治、经济发展环境面向正前方的阻碍。就像我们的城市交通,一台车辆的违章会立即引起相邻道路的堵塞,进而影响市民出行的生活安排。这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蝴蝶效应”,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应用到社会学上,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我们可以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我们就叫它“改革”。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通常建设总是比打破要难的。齐齐哈尔沉积的矛盾比较突出,且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我们经济总量偏小、城市化率太低以外,市场经济秩序的缺失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多年来,一些同志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就是秩序,害怕把自己控制的资源和机会交给市场去配置,其实质还是封闭、保守、僵化。在这个规矩下,别人要获得发展机会就得搞小动作,就人为制造出寻租的空间。而经济社会发展一旦动了他的“奶酪”,就会跳将出来大闹公堂,甚至是宁可风化了坏掉了也不与人分享。李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这个难就难在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新秩序触痛了那些既得利益者。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