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践观点 不拘一格选人才(2)

坚持实践观点 不拘一格选人才(2)

落实“三个留人”凝聚天下英才。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把遍及各行各业、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千百万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责任重大。要主动适应“人才双向流动”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以伟大事业感召人才。人才多以事业为重,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各类人才,尤其对回国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要积极搭建锻炼成长的舞台,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推动发展中实现抱负,在贡献社会中得到尊重。要以真挚感情凝聚人才。得人心者得人才,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带着真感情关心爱护人才。当他们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及时送去祝贺和鼓励;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及时送去关心和帮助;当他们利益受到损害时,及时维护其合法权益,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真情关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与各类人才的经常性联系,多了解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和担忧,把各项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医等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家”的温暖。要以适当的待遇激励人才。根据各类人才的能力、业绩给予相应的待遇,对品德高尚、业绩突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授予国家荣誉称号等;制定鼓励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办法,完善各方面人才的津贴和奖励制度,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让干得好的报酬高,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让各类人才更加体面、更加舒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从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各类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每个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都得到社会尊重,都有成长进步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海纳百川破藩篱、兼容并蓄聚人才,让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