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网络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大家都在谈文明的转向,时间的作用,意义的再生产,哲学的最高范式。所有这些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知道经过后现代社会这一拨,经过解构主义这一拨,宏大叙事在这个潮流当中,是为这个时代所不齿的。
从整体的发言感觉而言,我感觉有一种宏大叙事的复兴,的确跟现在研究的信息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在巨变有关。除了技术和商业革命,除了社会和政治结构,甚至包括认知范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以前要素的改变没有那么厉害。
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来自于我们前面有一阵的确过于关注小的东西,如经济学家黄达所言:是不是存在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大家都重视对策性的研究,而忽视基本理论的研究?甚至我们在意义互联网一文中提出来,原来有一个祛魅的过程,现在是不是有一种重新返魅的革命性。我正在重读《1984》,里面说乌托邦社会的无产者,他们像蚂蚁一样只能看到小东西,不能看到大东西。所以宏大叙事如果复兴的话,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这是我刚才的一点感觉。
因为我比较关注社交媒体,就这个东西,我想讲几点,跟各位形成一个印证。
首先关于时间的问题。社交媒体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时间,它的时间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时间在这里头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时间成为媒体的核心。所谓的核心有好几种意思。比如组织原则,所有的媒体是按照时间组织的,它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信息是以信息流的方式呈现,当你使用微信微博,你使用FACEBOOK,那种状态更新,所有的东西都是伴随着苹果的触控技术,你只要下拉,信息会源源不断在你下拉的过程中呈现。这跟传统的你从报纸、杂志或者是图书、电影那样的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一种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导致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最新的东西永远在最上边,不管这个最新 的东西是不是重要。因为传统的媒体会说我有头条,我有电视的最开始的新闻,按照重要性排序的,但是我们知道在信息流当中,它不按重要性排序,遵循的排序方式很简单,叫做时间线。谁最新,谁就永远在上。这会影响很多东西。另外信息流会造成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的意义大于天,大于年,大于十年,大于百年。每一 个时刻的重要性大大地增强了。我个人使用的微信是一个英文版,英文版的朋友圈这个词,在微信的英文版叫做MOMENT,我觉得非常恰当,典型地描述了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对个人的时间概念造成的影响。
除了这种表现形式以外,当然还有内容。内容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比如TWITTER的字数限制,其实是一个时间限制。微博、微信也是短小的,碎片式的。微视8秒钟视频,它在告诉你,你现在的视频必须以一种极其简短的、压缩的、受到限制的方式表现。因 为这种压缩会造成很多好处。比如会造成效率的提高,知识采集的加速度,以及生产的轻易性,也即是很容易生产。生产的轻易性会导致生产者无穷增多,这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有麦克风的情形,只要你会知识采集,你在5分钟之内,可以变成任何领域的小专家,毫无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