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对当前改革全面性特征的重要概括。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靠“修修补补”的碎片化改革已难以胜任,必须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全局化的视野和协同作战的智慧,才能为进一步发展革除羁绊、扫清障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交融,既是新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要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在思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在共识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凝聚,从而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产生新一轮“制度红利”,释放经济社会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过程和目的的统一,形象地再现了改革从思想意识到现实力量的转化过程。
改革思想的统一、改革共识的凝聚,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实现的。改革开放之初,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的破局扫除了思想上的障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姓“资”姓“社”的争论最终推动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改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认知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无意识到认识模糊,到逐渐清晰,再到形成共识。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思想统一才会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要取得新的胜利,仍然需要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
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需要更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三个深刻”加大了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但难度越大,越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需要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超越改革认识上的争论和分歧。面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诉求,要有求同存异的智慧和雅量,使改革取得“最大公约数”;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使改革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才能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获得不竭的源泉和持久的动力。
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氛围。当前,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的问题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改革氛围。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整体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顶层设计是从纵向上考虑制度安排,整体谋划是从横向上实现统揽全局,这一纵一横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们可以借用系统论、工程学的观点来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特性。系统论认为,要理解一个事物,不仅要知道它的要素,而且要知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对于复杂性事物,工程学注重预先设计和方案策划。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也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整体谋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