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记者“偶遇书记”遭质疑 如此尴尬如何化解(3)

【案例】记者“偶遇书记”遭质疑 如此尴尬如何化解(3)

期待“偶遇书记”不再成新闻

刚好与电视台记者“偶遇”,也不是完全没有误打误撞地可能性。熟悉媒体行业的读者知道,地铁新闻历来是记者关注的焦点,年终岁末盘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常常对准这里。目前郑州只开通了一条地铁,记者的确有“巧遇”市委书记的可能。另外,从以往有关吴天君的新闻中,不难发现这位市委书记向来喜欢“到处走走”。他曾站在污水里徒手打捞树叶,也曾骑着单车走街串巷。这也是“偶遇书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旁证。

从上述种种分析来看,“记者偶遇市委书记”这则新闻,相对而言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但是,人们对官员的不信任感极深。就像这一次,郑州官方的说明,现场记者的极力澄清,都没做到让公众相信。

这种无法取信于民的话语困境,甚至成了一种“公共信任危机”,这才是“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点所在。人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官员能够亲民爱民,与民同甘共苦;一面又对官员的亲民言行极其不信任。究其原因,还是一些官员自身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年月里,一些官员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平日里高居府衙不恤民生疾苦,偶尔调研慰问也是前呼后拥、媒体跟拍,一副惺惺然的姿态。官僚主义的习气、临场作秀的积弊,给世人留下了恶劣印象。以至于今天,许多原本真实地亲民表达,依然无法得到公众的客观审视。

取信于民,重在利民。对老百姓的不理解、质疑甚至谩骂,为官者不仅要充分理解,而且要反躬自责:老百姓不信任,是因为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消弭公众对官员“喜好作秀”的刻板印象,还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剥离公权力的神秘感,平和地生活在民众之间。市委书记也好、县长区长也罢,工作时,沉下去不摆架子,不作秀,干实事;下班后,到菜市场买买菜、到超市排队买单。长此以往,“偶遇书记”就不是什么新闻了,老百姓对官员的信任感也就建立起来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也就有血有肉了。

让“偶遇”尴尬烟消云散

记者街头偶遇领导,本是平常的一件事,但却遭到公众的质疑,这是因为人们分辨不清这究竟是领导在“作秀”还是真如记者所说的偶遇。大家之所以不断地要追问是不是真“偶遇”,说明一点:公众希望这样的“偶遇”是真实的,官员上下班乘坐普通交通工具是民众所期盼的,民众也希望这样的“偶遇”不再是“偶遇”,而是经常的事情,公众更希望认出市委书记的不是记者而是市民。

新闻记者往往喜欢捕捉“奇事、异事”,忌讳报道“常事”。质疑“偶遇”是对“作秀”的本能抵触。记者“偶遇”市委书记之所以能成为一条新闻,恰恰说明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平时要么深居简出,要么前呼后拥,接近群众的机会太少。有此背景,领导偶尔坐一会地铁、挤一回公交车、到医院亲自排队挂一次号,才会成为“新闻”。如果书记坐公交成为常态,不仅记者能“偶遇”,其他平民也能“偶遇”,甚至天天看见,还会有人怀疑吗?从这个意义说,不要怕民众指责作秀,天天作秀也就不是秀了。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曾当选“感动中国人物”,面对质疑,他曾表示,“如果你说我‘装’,那我‘装’到死不就是真的了吗?”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媒体的炒作也好,公众的反应也罢,都表达出一个真实的诉求:希望领导干部多走进寻常巷陌,多走入群众生活。可见,回应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贴近群众进行到底、持之以恒,如果“偶遇”不再只是一次,而如网友所愿成为电视连续剧,则那些质疑之声将自动湮灭无闻,那些欢呼雀跃也就会逐渐趋于理性。

说到底,解铃还需系铃人,当越来越多的官员经常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中间,使接地气成为常态,在民众和媒体眼里不再是“新闻”时,老百姓的看法也就会发生质的转变。到那时,“偶遇”的尴尬,自然也就不解自破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