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从“老有所依”谈养老   (11)

常回家看看——从“老有所依”谈养老 (11)

主持人张宁:说的太好了,我觉得在人物设置上刚才讲了,包括主线,主要是小鱼老师这边是更从社会价值层面,或者说我们现在在社会一个深度发展期、转型期,每个人也许会面临这个价值重组的问题的这个时候,来了这么一部剧,网上有一句话这么评价他,虽然没有您说的这么高大上,但是特别触动。说他就是一部特别真实的亲情回归的每个人喝进去的一碗心灵鸡汤,喝进去暖暖的,重新唤回你在整个奋斗也好,或者你长大、成家、立业、创业什么的最终是为了什么,还是一种亲情回归。

江小鱼:虽然是个心灵鸡汤,但是这个电视剧告诉你,咱们家有心灵鸡汤,这个鸡汤你别自己喝,还得给老人喝一点,大家都得喝上。

陈彦:因为我当时记得丁大姐说,说她去医院,儿科里边一个孩子四五个大人围着,老人那边,全是老人自己颤颤微微的在那看病拿药,我自己的分析,因为我的分析都没有什么理性高度,基本上自己感性高度总结。

江小鱼:我昨天还看了一个,昨天看了一个电视里面有一个节目,说北京养老院,就是一个公立养老院,现在排队,排到最后那个人,你知道他多少年以后才能进这个养老院吗?

陈彦:好像150年?

江小鱼:100年,按照他所有的数据比例,最后一个,我现在已经报名了,但是我要等100年之后才能等到,所以大家吐槽说,现在生完孩子就赶紧得报名,要不然也许他活的长一点还能参加上、还能报上。

主持人张宁:很现实,非常尖锐了这个养老话题。

江小鱼:现在都进不去。

主持人张宁:因为现在不可逃避,中国现在确确实实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了。

江小鱼:太快了。

主持人张宁:因为我是80后,我觉得突然间自己还没有成家立业,猛的一下突然间反应过来,我爸妈岁数60。

江小鱼:因为东方人以前也是老龄化,要不然祖祖辈辈那些老人去哪了,以前我们孩子多,不觉得这件事,因为一堆的孩子,大家反正轮着看,所以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为什么80后突然发现。

主持人张宁:两个孩子四个老人。

江小鱼:身边一下子突然变成这么一个,本来小时候是一个金字塔的生活,不知道怎么弯转的时候自己生活突然变成这种了,没有任何的准备,整个社会也没有对80后培训,整个社会既没有精神上的准备,也没有任何的物质上的准备。

责任编辑:张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