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聚焦难题清除掣肘 深化改革重点突破

江西:聚焦难题清除掣肘 深化改革重点突破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不断强化改革这个第一动力,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助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江西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这一轮改革为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应紧扣江西实际,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找准改革着力点,着力清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掣肘,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为爬坡过坎助力,为小康攻坚开道,为生态提升破题。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破除思想观念障碍

省委书记强卫指出,当前全省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总体良好,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比,甚至与中部兄弟省份比,我们在解放思想上还有不小的差距。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更深层面、更广领域解放思想,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革命”,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大踏步前行,实现后来居上,创造崭新局面。

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必须找准思想上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一是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打破思维定式。重点打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对准经验主义、行为习惯、路径依赖“开刀”,克服小进则满、按部就班、因循守旧、零敲碎打的积弊,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坚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善于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善于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二是坚持胸怀全局,敢于冲破利益藩篱。对于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的改革,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凝聚正能量,形成推动合力,为改革发展开路。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斩钉截铁的决心,以壮士断腕的豪气,以敢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锐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大胆清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只要有利于改革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江西发展大局,就敢想、敢干、敢闯,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三是坚持海纳百川,勇于突破狭隘视野。进一步提高思维的广阔性,走出去、请进来,开拓眼界,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学习经济发达省市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大胆借鉴,勇于实践。坚决摈弃故步自封、狭隘封闭的做法,坚持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着力提升认识时代特征、探索发展规律的学习思辨能力,着力提升抓住主要矛盾、系统谋划的能力,着力提升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

二、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关键,加快构建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

要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首先必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多年来,我省发展不足、实力不强、竞争力较弱,主要体现为市场主体活力不强。2013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约为8130亿元,处于全国中低水平。同时,单个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大企业尤其是在国内同行业居龙头地位的企业比较缺乏。

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应重点推进以下五项改革。一是健全激发国企活力的体制机制。改变国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资委专责国有资本的监管,运营权交由专业的国有资产控股经营公司行使,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和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等方式推进股权多元化,特别是要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二是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清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及隐性壁垒。加快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大力引进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并给予政府投资项目的同等待遇。三是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推行“先照后证”,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全面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四是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对于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外商投资企业由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五是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夯实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加快“信用江西”建设,强化各部门各行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

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加快构建有利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体制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打开市场之“门”的同时,必须放开权力之“手”,着力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在微观具体的事务中做好“减法”,在事中事后监管、宏观调控、服务提供等领域做好“加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