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而自信?(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而自信?(10)

理论的创新需要制度的创新来保证。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决定》回答了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其一,什么是市场调控?怎样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怎样体现并发挥有效作用?对此《决定》指出,通过创新税收和金融手段来实现这一点。这包括以分税制替代地方财政包干制,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以有效调节各地方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金融改革,厘清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使其在维护金融安全、保障货币稳定,促进国家经济战略目标实现,实现投资盈利三个方面各司其职。其二,怎样在市场化改革中保障劳动者、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决定》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企业养老和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因为只有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才能稳定,改革才能深入。其三,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以融资—债务—利润这一整体性的现代经济机制,来替代计划指令和行政命令的旧的企业管理方式,以此解放生产力。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以强有力的顶层制度设计,破解了长期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难题,结束了简单的计划指令型经济模式和长期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徘徊摸索,成功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为我们战胜此后的亚洲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使中国经济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使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越来越有竞争力,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的崛起,令世界瞩目。

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一千美元,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在20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的期望,中国经济增长跨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下降。党的领导能力,建立在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同时,党的领导能力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能力得到制度性保障的基础上。如果概括起来讲,党的领导能力,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密切结合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要全面、客观地理解市场经济,就必须懂得:商品经济的发展,将劳动者转化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商品生产者,这个过程会造出一个中间人、代理人阶层,并使得这个阶层成为商品交换的组织者、商品交换法则的运用者和掌握者,无论是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杜克海姆还是毛泽东,他们都是从辩证的、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因此,他们都认识到:当一个中间人、代理人阶层成为一个独占性的特殊利益阶层的时候,现代社会就异化了。经济学的发展深刻指出:分工并不总是促进交换,分工更造成社会分化。而当前之所以出现了看病贵、养老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是因为商品社会里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一切社会交换、社会交往活动,都要被掌管着这些交往规则的中间人收费,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巨大利润,就是这样被中间人、代理人阶层拿去了,而一般老百姓却往往没有能力去享受这些以市场社会组织者面目出现的代理人和中间人所提供的收费高昂的社会服务。而一旦国家迷信市场万能,放手让这样一个中间人、代理人阶层去组织社会,那么,社会就一定会分化为少数能够享受市场服务者以及大部分被市场服务排除在外的人。而今天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而不能反过来被市场机制所利用,这是破解今天社会问题的要害。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说我们是成功掌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这首先就需要像马克思那样认识到:市场领域从来不是价值中立的,市场机制从它诞生起,就有着在人民与国家之间两头赢利的强大本能,就有着分化瓦解国家与社会、分化瓦解社会共同体的本能。只有承认这一点,看到这一点,才算是科学的态度。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市场瓦解了原有的社会组织,把人们抛入风险之中,而另一方面国家则由于调控能力下降,却无法去帮助那些在风险竞争中沦为弱势群体的人们,那我们的工作就被动了;如果某些中间人、代理人阶层,他们处心积虑地把挑动群众斗群众、挑动群众斗政府,把“国退民进”作为自己赢利的手段和借口,那么我们就要警惕了;而如果面对这种局面我们麻木不仁、听之任之,或者束手无策,长期无法通过改善党和国家的工作而加强我们工作,那我们就危险了。

中国能不能发展、能不能稳定,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党和国家能否真正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自己的能力,就是要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否真正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问题。所谓加强党的领导,其实说的就是党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方向,要加强党的领导能力,使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向着“利国利民”而不利于“中饱之人”的方向发展。加强党的领导能力的关键在于:党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即党能否切实加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人民服务这个能力,而在今天,这尤其是指如何利用市场经济、驾驭市场机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到底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