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改革思想 理解《决定》及我国改革走向(2)

摘要:在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中,都表达了他对这场改革的思考:中国新一轮改革是全方位的、全面深化的、综合性的改革,即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改革。

(三)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领导改革要有改革方法论。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是小平同志领导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搞试验,诸如创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就是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可是,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意识到改革越来越复杂,所以中央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同志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四)改革是按照规律来推进的。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立以后,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一再强调,要研究中国改革的内在规律性。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调研谈话时讲到,把握改革的规律性是为了能够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规律性的问题和方向性的问题是内在统一的。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到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就是在领导改革的思想路线上,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就是在改革的思路上,既整体推进又有重点突破;三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就是在改革的方法论上,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统一;四是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就是在改革的实践与政策的制定中,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统一;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改革的落脚点在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这五大关系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始,最后落到要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思考习近平同志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由来

了解了习近平同志的改革思想,还要进一步思考,他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提出要按照改革的规律性来推进改革。在三中全会文件起草过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阐述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他认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我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快速的发展,在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问题上,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十六大召开不久,中央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大后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那么,我们究竟怎么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怎样把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些思路落到实处,真正产生成效?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

我们曾经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提供买家用电器的优惠,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力,来拉动经济;我们曾经考虑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百姓无后顾之忧,减少储蓄额,来促进消费;我们曾经下达一个又一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帮助他们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我们曾经通过组建一个又一个国有大企业集团,增加经济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我们也曾通过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办法,来应对危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等等。这些措施,有的富有成效,甚至立即见效;有的没有多大的成效;有的地方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发生了。这几年,各地因征地、拆迁、污染等问题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思想观念的障碍,有体制机制的痼疾,有利益固化的藩篱。归结起来,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深化改革。所以,习近平同志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思想,不是偶然的。用习近平同志自己的话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