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维度。两大载体都重“行”,都注重实践层面的“亲证”与“躬行”。“善行河北”,“行”就是实践,就是“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中国梦·赶考行”,“行”也是实践,也是“做”,从公职岗位做起,从党员身份做起,从干部职位做起。两大载体,一个梦想,投身道德实践才是圆梦之路。两大载体的“行”又有不同,“善行河北”强调的“行”,主要是人人践行,普遍适用;“中国梦·赶考行”强调的“行”,既因中国梦总体目标相同而一致,又因个人目标不同而制宜,因此要通过“中国梦·绿色行”、“中国梦·学子行”、“中国梦·劳动美”等活动,让“赶考”精神从党员干部影响并拓展到全社会。
“魂”之维度。两大载体都重“魂”,都以打造兴国之魂、强省之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魂”表现为文化软实力。无论兴国还是强省,既要有硬实力作基础、作支撑,又要靠软实力来引导、来推动。提高硬实力的同时,必须注重提升软实力。两大载体,就是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的“两翼”,是抢占道德文化制高点的战略行动。“善行河北”,彰显公民道德的力量,体现为“民魂”,为全面深化改革凝神聚力、保驾护航;“中国梦·赶考行”彰显党员干部“官德”与“政德”的力量,体现为“党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充分发挥两大载体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要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们要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用好两大载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内涵进一步系统化。深化两大载体,需要理论先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根据河北改革创新、绿色崛起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的理论阐发、经验总结、思想提炼、实践升华,继续探索新渠道、新举措,不断丰富时代内涵。认真梳理两大载体内在的逻辑关系,寻找新的契合点,做强各自的优势点,互促互进,协调运行,以思想高度提升活动层次,以理论深度加速实践进程,以理论的魅力吸引干部群众,使两大载体更加“抓得实、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动力进一步内生化。深化两大载体,必须以激发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为根本。这需要“两个融入”,善于融入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融入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融入的方式,是以“小切口”做“大文章”,以小事、小节、小问题、小习惯引证大爱、大善、大情怀、大操守。两大载体,都是在脑袋里搞建设,在心灵上做工程,在生产生活中彰显人性的光辉。善于从小事小节入手,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人们从细节上促进道德养成。如探索设置“你知道父母生日吗”“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怎么花”“邻居有事帮不帮”“剩饭剩菜怎么办”等问题,通过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手段展开互动讨论,让人在怦然心动中向善乐行。着力在家喻户晓、入心入脑、自觉自愿上下功夫,以大白话讲好河北蓝图、讲好河北故事、讲好河北好人,讲到人的内心里,讲到灵魂深处,激发实践主体的内在活力,“知”得愉快、“行”得痛快、“善”得畅快、“考”得欢快。
操作进一步具体化。深化两大载体,必须坚持“虚”功“实”做,“文”活“武”练,“软”实力“硬”打造。这是前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载体就是抓手,就是开关,必须抓住两个载体不放松,并在实践中丰富和细化。从大处着眼宏观规划,从小处着手微观策划,明确方向、思路和目标,明确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和责任主体,切实加以推进;从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单位、家庭等方面入手抓融入,使道德建设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制度进一步长效化。深化两大载体,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激励型制度和约束型制度,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鞭挞,从而实现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的常态化。完善奖励扶助机制,强化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同时,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让传统媒体提升自身优势,让新兴媒体施展自身魅力,打“组合拳”,确保宣传实效。
风物长宜放眼量。“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活动,在河北方兴未艾,好风尚劲吹燕赵大地。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两大载体,助力四大攻坚战,为实现河北强起来、生态美起来、人民富起来提供持续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