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象十分突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要加快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坚持并践行和平发展,其他国家则会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友好的,不是扩张掠夺;是互利共赢的,不是零和博弈。只有这样,我们发展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和人员“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发展日益呈现出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并重的巨大转变。维护好、发展好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要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需要我们与各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需要我们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执政理念。对内要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要主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仁者爱人的人本精神,亲仁善邻的和平志向,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等等,都为我们今天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思路
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我国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稳走远走好指明了方向。
要把中国自身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开拓我国和平发展的广阔空间。今天的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他国利益。只有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了,各国才会得到更多的份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充分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与各国签署800多项合作协议,特别是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基础设施的联通和发展规划的对接,充实了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号角。新形势下,我们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更紧地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更多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为我们的和平发展开辟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要努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协调发展,改善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大国关系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和平发展之路能否走得通。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外交开局的一条主线,就是积极稳固和拓展大国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