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微信问计(4)

教育部官员微信问计(4)

核心提示:“当前,在强调体系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要自强,要抓好自己的事,提高自己的质量,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已有200所,也有七八年时间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职教高层管理者在走改革之路

“深职院四年制遇到了哪些困难?”刘宏杰继续发问。

“当年部长太有魄力了,正式发文让我们来试点。可惜一个领导一个政策,后来的主要领导不支持。”俞仲文披露了个中缘由。

“历史已证明当年‘三改—补’的缺陷或者说是错误的。放眼一望今天优秀高职主力大多是当年的‘—补’出身。历史将会再次证明今天的只允许‘转型’的政策,是不太科学的。当年决策者们还有点明智在于提出了‘一补’。市场将会教训关门造车的‘官僚’们。有条件,有能力的高职涉足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需要的更适合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市场的呼唤,历史的必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时雨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不仅语言犀利且富有诗意。

“当前,在强调体系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要自强,要抓好自己的事,提高自己的质量,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已有200所,也有七八年时间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实际上,示范院校的经验目前均还停留在学校层面,或是区域层面,教育部还没有总结提炼推广,还没有形成一个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模式,没有国家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如何从现在的职教大国走向职教强国?因此,教育部要有所作为,从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总结推广入手,抓好学校抓好内涵建设,推动国家职业教育实力的增强,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管平补充说。

“高职并非越独立越自成体系越好,从中职断头到中高职衔接,从高职断头到高职本科,短期内改变不了职教二流地位,因为职教学历和资格证书含金量比普教学历文凭低,从上到下一时难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刑晖女士建议说,“唯此,重构高教分类,在圈层化大结构中两轨平行,打通职普分类,文凭和资格等值,选择性机制,单纯职教改革不行,须综合治理。首先是教育部门综合改,再是外部门统筹联动,职教本科的提法本身就是有学历本位普教痕迹的,缺少职教语境和立意。”

晚上22时22分,讨论还在继续。刘宏杰由衷地说:“感谢各位校长、专家。我们会认真消化大家的真知灼见。我们共同出主意,把实践的需求转化为地气、切实有用的政策。”

新年伊始,微信里不光有热闹的抢红包,还有家国天下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深深思考,观念的交流和碰撞。

“微信问计,这个平台很是方便。这里可以自由讨论,能听到真实意见。大家还可以畅所欲言。”刘宏杰说。

“这种讨论形式很好!职教高层管理在走改革之路!让我们感动!”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礼果说。(记者 梁国胜)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