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3)

试论毛泽东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3)

五、最有说服力的是率先垂范

群众对各级干部不光要看说得怎样,更要看做得怎样。党的群众工作的公信力是多种因素聚合而成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率先垂范的力量。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精神的倡导者,更是这一精神的实践者。当时各抗日根据地严格实行最低津贴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上至边区主席,下至乡长,每月津贴只有1元5角到5元。边区政府规定,贪污500元以上的就要处以死刑。在延安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蔚然成风,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毛泽东曾自豪地宣告,“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 。延安的“十没有”与国统区的腐败奢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著名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抗战期间回国劳军,先到了重庆,蒋介石花800块大洋请陈嘉庚吃饭。陈嘉庚到延安的时,毛泽东仅花一块五毛钱请陈嘉庚吃饭。陈嘉庚吃完这两顿饭之后并没有吃人家嘴软,反而说:“国民党政府必败,共产党必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什么是领导?“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育。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群众工作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以身作则,率先示范。

六、用新鲜活泼的文风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做群众工作

文风通俗地说,就是怎么写文章、怎么讲话的问题。毛泽东不仅重视群众工作,而且十分强调以什么样的文风做群众工作,他一辈子都在同 “假大空”的坏文风作斗争。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把党八股与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并列为三大讨伐对象,给党八股列了八大罪状,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他强调,“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0页)。毛泽东提出肃清党八股、端正文风的具体办法,一是深入实际,根据调查和研究来写文章。二是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三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四是采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页)。他还要求宣传干部下苦功夫学习语言,提高说话和写文章的本领。在延安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看不起群众喜爱的陕北秧歌,认为像《雷雨》、《日出》这样的大戏、外国戏才是艺术。而群众对他们的大戏并不买账,说鲁迅艺术院“音乐系哭爹喊娘,戏剧系装疯卖傻,美术系不知画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在向群众学习秧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排演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等一批短小精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只要他们有演出,老百姓奔走相告追着看。毛泽东高兴地说,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目前我们在群众工作中仍然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出现官民两套话语体系,干部与群众存在话语隔阂。群众工作也急需“走转改”,努力实现官民话语体系的融合。

综上所述,在毛泽东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群众工作发展壮大的,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任何时候群众工作的本领都不能丢,群众工作的任务都不能忘。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