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干部的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干部是为民服务的,而不是与群众闹心的,开展工作中,对于一些看似不太合理的诉求,我们的干部坚决不能缺乏耐心,跟群众闹心。要认真倾听,进行适当解释说明和引导,要学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只有发乎于心的话语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必须耐住性子、扑下身子,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要有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的工作态度,要体贴入微、耐心周到。必须坚决抛弃“讲官话、讲大话”的不良作风,用简单、朴实的话语与群众沟通交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心服口服气顺,将倾心为民的“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中。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成功地做好群众工作。
常怀一颗宽容心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宽容是一个人人格品质、胸怀气魄的体现,更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操守和从政智慧的反映。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宽容的最高境界。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做群众工作,对待群众更需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对待。领导干部一定不能先入为主、心存芥蒂地视群众为“群氓之众”、拒斥群众于千里之外,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包容的心态平等地看待群众、以和善的态度友好地对待群众、以平和的言行坦诚地接纳群众。
当前社会处于快节奏的转型期,广大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个别人心中有苦闷、有委屈、有怨言,领导干部要换位思考地理解群众的利益需求和情感宣泄的现实,进而谅解个别群众的情绪性冲动和不理智言行。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能装事,能容人,能吃气,不能为了所谓的尊严,一味地与群众计较是非得失,更不能因为被群众批评和指责而暴跳如雷、睚眦必报,要宽容群众的不理解、误解,甚至是指责谩骂,不能有埋怨之心、抱怨之言和怨怒之举。面对牢骚怨言、批评指责,甚至是骂声,要能从逆耳之言中反思自己的执政方式、总结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在共识中实现和谐。宽容不是胆怯,也不是懦弱,对错终有公道,是非自在人心。一些不和谐或者紧张的干群干系必定会因“容”而“融”, 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彼此间的相互宽容。
(作者单位:山东东平县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