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要有效杜绝应付式清退“豪华官衙”现象(3)

【案例】要有效杜绝应付式清退“豪华官衙”现象(3)

应付式清退“豪华官衙”是谁在应付?

“豪华官衙”这一怪象的出现,不仅引起了民众的极为不满和强烈反对,还浪费了国家的公共财产;更是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中存在的“四风”顽疾曝露得淋漓尽致,以及对党纪国法的漠视和肆意践踏。

众所周知,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大楼只是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其被赋予的职能是方便群众办事的办公场所,服务群众更是其建楼办公的根本出发点。然而,在党中央三令五申下,这种“局长搬到处长办公室”的应付式清退“豪华官衙”方式,无疑是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在作崇,不仅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避风头”心态在应付了事,更是各地在贯彻落实“限建清房”相关通知条例时出现以突击整改的方式在应付了事。同时,这也折射出了“限建清房”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严重缺泛和不力。

正如一位干部所说“用房严重违规的多是领导,清房就是要动领导的特权,他如果不是真心改革,效果怎能落地?”所以,要有效杜绝应付式清退“豪华官衙”现象,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问责机制,严格管好卡紧财政支出这支手,从源头上遏制住“豪华官衙”的萌芽获生;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管,从思想上消除享受权力的内在驱动力;更要强化并前移监督关口,以重典治吏的举措严惩违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而切断权力寻租的链条。

清退“豪华官衙”何以成了“过家家”

按照常人的理解,豪华办公楼超标超面积,多出部分就应该清理出来予以没收,能利用就利用,不能利用就向社会出租或拍卖,以期达到厉行节约压缩行政成本、遏制党政机关奢侈浪费恶习的目的。但是我们看到,在有些地方对待国家这项政策却完全是一种“过家家”的态度,局长、副局长搬到处长办公室,处长搬到科员办公室,科员们再临时挤一挤。总之,一切都是临时“应付”,就等“风头”一过大家伙还能“翻身得解放”。

清退办公楼用房演绎成了“过家家”,不仅让严肃的国家政策成了玩笑,更使中央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苦心化成了泡影。尽管在清退中确实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更为明显的是一些地方的“一阵风”意识。在不少地方官员的心目中,他们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次清退办公用房是一种严肃的工作,更不可能只是“一阵风”,还会“缩水”、“回潮”的。反而侥幸地认为现在的清退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一段时间过去,“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清退出来的办公用房也根本没有打算再利用或拍卖出租。有的地方政府办公大楼本来是黄金地段,多余出来的办公用房是备受企业单位青睐的,但是官员害怕楼房被出租后难以收回从而影响自己回迁,就早早向社会发出威胁的“暗号”,拒绝出租。某地一位官员甚至公开向社会说,想把公司开在政府大楼里,除非不想在地方混了。

地方官员在办公用房清退上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是已经习惯了过去的那种“一阵风”式的工作作风,没有认清现在的国家形势。二是官员唯我独尊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而这种状况也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注意和防止的。清退超标超面积办公用房,现在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关乎着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而“应付式”的对待“清房改革”,是消极的对抗国家政策,更是在戏弄整个社会。因此,决不能让这种“过家家”的清理办公用房轻易过关。

清退“豪华官衙”必须纳入法律渠道

“官员办公楼”,被网友形象地称之为“第四公”,在“三公经费”饱受质疑之时,对“第四公”的合理性审视亦是迟早的事情。如今,各地豪华办公楼频出,有的豪华程度直逼白宫,“被清退”自在情理之中。毕竟,“办公楼”只是一个办公场所,与招商引资、身份写照等关系不大。现实中,越豪华的办公楼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越差,不为别的,只为公帑都用来盖楼了,哪来的钱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呢?这是自然而然的逻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